189、五百万两-《红楼大孝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年前贾蓉办盐场送了二百万两给永历帝,可以说就已经是救了老命了。
    他拨款了五十万两到关中赈灾,才终于扬汤止沸,让灾情不再那么刺耳,可这天下,又何止关中受灾?
    河南水涝,山东蝗灾,江南多地民乱……
    气候不正常,那是全国都不正常,处处都像个筛子一样在漏水,永历帝手上那二百万两银子都没有捂热,就花得七七八八了。
    可实际上,哪方面都救不了……
    “赈灾关中要五百万两,那是朝廷的情况……”
    薛宝钗认为刨除人为的因素,齐心协力的情况下,一百万两银子,就能够赈灾了,至少能够让关中的百姓活命。
    贾蓉笑了笑,说道:“关中大旱,可不仅仅是没水浇地那么简单。”
    “很多地方都没有水吃,人都要渴死了。”
    “得要打多少井,才能让百姓们都喝上水,不至于渴死?”
    “这部分的钱又从何来?”
    “而运到关中的粮食,谁去分发?如何绕过关中的地方衙门和豪强?他们正是趁着百姓破产,大肆收购土地敛财的时候,他们希望你去赈灾?”
    “所以,我既要赈灾,又不是赈灾。”
    薛宝钗听明白了,贾蓉赈灾是有目的的,他并非是真的怜惜苍生,或许有,但绝对不是主要目的。
    “你只是想为陛下解决关中的灾情……”
    贾蓉摇了摇头:“这是一个目的,但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会筹集一百万石粮食运入关中,然后交由地方衙门去分发赈灾,我只需让人散播消息,告诉关中百姓,我,贾蓉,为了赈灾,将粮食运到关中了。”
    薛宝钗听闻猛的抬头:“你让他们去抢?!”
    贾蓉轻笑道:“地方衙门正经发粮食,又如何会被抢呢?”
    他轻描淡写,薛宝钗站在了那里却如堕冰窟,贾蓉的手段和谋略,让她不寒而栗,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。
    很难想象贾蓉做成这件事后的影响力。
    或许从此以后,便是永历帝都不敢动他了,若真有个什么,贾蓉哪怕只身前往关中,也能东山再起,再起之时,便是义军首领了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